Wednesday, May 4, 2016

醫師加入勞基法?改善醫療環境,必須全面 (兩把刀/洪宗賢醫師)



兩把刀 (洪宗賢醫師)

  改善醫療環境,必須全面,舉例來說明:有甲、乙、丙三個人頂住一塊快壓死人的大石,旁邊的人急著救他們。於是就先把丙拉出來,結果反而造成甲和乙馬上被壓死。甲:主治醫師->逃去做醫美。乙:護理人員->離職。丙:住院醫師、實習醫師。大石:臨床醫療,評鑑要求,醫療糾紛,遞減的薪水、、、。
  任何減少的工時,必須有遞補的人力,否則事情誰做。石頭重量不變,把人拉出來,並沒有人遞補啊?理論上,減少庶務必須由醫佐、醫助、臨床助理來遞補,一起把石頭扛起。請問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後,並沒有對應要求醫院“必須“增聘遞補人力!醫院有意願嗎?營收利潤沒有增加,還要增聘人,怎麼可能。要救,就要一起救!才會三個都活,否則更慘!所以住院醫師加入勞基法,還要包括放寬檢討護理、醫佐、醫助等相關專業認證,以彌補並擴充輔助人力,此外,強制醫院降提高醫、護、病人數比,減少衝量過勞等等。而不是只是把住院醫師寫入勞基法!
  本人一直主張,改善醫療勞動,必須是全面的。個人的相關主張包括:

1. 增加工作保障:
a. 納入勞基法(諸賢已許多論述)。
b. 國家為五大科醫師投責任保險。
c. 強制醫療救濟險救濟病患。
 (這三個作為,其實是工作安全基本規範,降低工作風險壓力,並增加甲、乙被壓死後的撫卹。)

2. 減除非醫療相關的業務,回歸專業工作:
a. 徹底檢討走火入魔的各種評鑑。
b. 改善民粹式的醫療,回歸專業的醫療。
(這兩個作為是用來減輕石頭的重量)
 
3. 健保的長治久安,以及合理的報酬給付:
a. 開始排除非治療性醫藥項目之健保給付。
b. 提高醫療部份負擔比例。
c. 改善全民健保會結構,杜絕現今健保會片面獨斷的模式。

(合理的報酬,才可以吸引人才投入,讓甲和乙不變瘦,甚至更壯)

診所照顧流感民眾,看越多越沒價值 (林靜儀 醫師/立委)

(本文摘錄自林靜儀 醫師/立委 臉書)

[診所照顧流感民眾,看越多越沒價值?]

今年2月7日,疾病管制署的網站就已經表示流感病例急速上升,2月底終於因為因應不及,導致重症個案爆滿,甚至出現缺乏重度加護資源的現象;之後一直到3月底,疾病管制署才表示疫情趨緩。
當時大家都把焦點放在急重症個案的醫療資源不足,但是類流感個案的增加,是全面性的;也不是所有病患都往大醫院擠,有許多病人是信任他們在地的基層醫療診 所,就近前往診所就醫;根據基層醫師反映,農曆年後,二、三月期間,類似流感或是感冒症狀就醫的患者約多了二成;我們參考3月25日疾病管制署的資料,也 表示「國內目前急診類流感病例百分比仍高於閾值(13%)」,直到四月才減緩。
針對二月、三月醫療人員協助因應流感疫情的辛苦,衛福部在網站上表示感謝;但是實際作為呢?
大家或許不知道,為了抑制門診衝量,健保署對於基層診所的給付,有設定標準;基本上,是「看越多醫療服務給付越少」的概念;我能理解那是為了避免醫療浪 費、避免醫生衝高門診量;以診所為例,每天看30人之內給付是320元,但是到第31人,給付就降到250元;如果「不幸」看到第41人,給付就降到 220元;要是不幸醫師太受病患愛戴,掛到第61號,那診療給付只剩一半,160元...。
其實平常診所醫師遇到病患較多,診療費開始打折扣,他們還是會秉持照顧病患、付出愛心的態度,不會因此不給病患診療。但是流感疫情爆發,更是一個不能不提供照顧看診的時刻,這樣各層級醫師幫忙國家診治類流感民眾,醫療給付卻被迫打折扣,也太讓人沮喪了吧!!
診所協會發函請衛福部以公務預算補貼流感疫情時衝高了門診量導致增加卻拿不到給付的診療費,衛福部拒絕了。
事實上,健保署有10億準備金,應付像八仙塵暴這樣突然出現的醫療費用支出。今天質詢,我特別要求健保署,二星期內評估,將健保準備金提撥支付,補貼流感 疫情時基層診所「看越多、虧越多」的診療給付,讓農曆年後二個月期間,為國家在流感第一線努力照顧民眾的基層診所,獲得應有的報償,別讓基層醫師變成「做 功德、做心酸」的!